兩無

以黎戰事進入第十六日,看來仍是無日無之。這裡想記下幾件事。聯合國安理會在數小時前,通過主席聲明,對以色列軍隊兩天前轟炸聯合國駐黎巴嫩維和部隊哨站,導致包括中國維和人員杜照宇等四人死亡一事,表示「極度震驚和悲痛」。雖然安理會是「表了態」,但是這個聲明是幾經修改後的版本,與當初中國提出、要求對以色列作出譴責的原意及目的,相去自是極遠——因為主席聲明中最強硬的語句,只是 “deeply shocked and distressed” 而已,頂多加上一句:要求以色列「全面調查」事件

本來主席聲明的討論,早已在周三開始,但是美國表明反對中國譴責以色列的議案,即使當日三易其稿也仍未「過關」,結果中國駐聯合國大使王光亞在周四也按捺不住,炮轟美國偏袒以色列的做法,更表明美國此等做法,將對日後重要國際問題的合作「產生影響」( “I think it will affect smooth cooperation on other important issues.” )。

美國在安理會為以色列撐腰,以色列當然繼續肆無忌憚。同樣地,在周三於羅馬舉行、尋求解決黎巴嫩危機的國際會議中,亦因美國堅持不同意在未解決當前以黎衝突的「根源問題」(即真主黨及為其撐腰的伊朗及敘利亞)前,就「匆匆」要求雙方停火,而未有為事件帶來解決方法。美國國務卿賴斯在會後先一句「並不是所有國家都要求停火」( “It was not all countries calling for an immediate ceasefire.” ),後一句「讓我們在此時創造終結暴力的條件( “Let’s create the conditions this time that will make this an end of violence.” 〔均見於AFP via Yahoo! News〕),竟被以色列的司法部長(對,是司法部長)視為「取得繼續在黎巴嫩進行軍事行動的許可」,更指現時仍留在黎巴嫩南部的人,「都是與真主黨有聯系的」,因為以色列「一早已叫他們離開」(均見AFP via Yahoo! News)。

天,這是怎麼一回事的論調?曲解、歪論至此,真是嘆為觀止。

不過看到張翠容因為在《香港經濟日報》撰文,批評以色列的攻擊行動(七月十八日的〈黎巴嫩危機〉,見於《經濟》C15版),而遭以色列駐港領事館的「關注」(見張翠容所寫的〈強權不是真理〉“The Truth: Some More” 兩文),其實,我真是想說,此等有你講,冇佢彈的思維,以及以上將會議無結論視為為繼續軍事行動「開綠燈」的思維,要用兩個字來形容的話,除了是「無賴」,也想不到更適當的用語。

對,面對這樣的事件,理應有所行動的國際組織,顯現的是無力;有些國家的行為及態度,則與無賴相差無幾。你說我Naive,反以,甚至無限上綱說是反猶,「我都係咁講」。

Comments

comments

5 Responses to “兩無”


  • using Mozilla Firefox Mozilla Firefox 1.5.0.4 on Windows Windows XP

    美國和以色列現在的確令人憎厭,不過以色列直到現在亦不覺得自己有何不對。如果看看以色列當地報章的評論,他們說的故事是,真主黨之類的組織不只是什麼極端組織如此簡單,而且背後還反映出納粹主義的精神云云,所以一下子就說得自己的行為好像正義得多,故他們是反指國際社會抹黑和誤解以色列。看了如此的評論,實在不覺得以色列對自己的行為有任何感到不妥之處,反而認為真主黨等伊斯蘭組織才是罪魁禍首。在美國的縱容下,這場仗恐怕還要持續好一段時間了……

  • using Mozilla Firefox Mozilla Firefox 1.5.0.5 on Windows Windows XP

    似乎國際社會對這樣野蠻的行為, 都是無動於衷, 還是見怪不怪?

  • using Internet Explorer Internet Explorer 5.5 on Windows Windows 98

    一直有個疑惑:真主黨會不會一直有套策略,若被以色列軍逼得緊就撤去去聯合國哨站旁,用哨站做盾牌,等以軍投鼠忌器,不敢窮追猛打 ?

    若聯合國有高層明知這些哨站多次被真主黨利用作盾牌而堅持留人在哨站站內,聯合國是否也應受譴責 ?

    另一疑惑:南黎的平民是否完全與真主黨同聲同氣,甘願借出自己的居所讓真主黨成員躲藏、儲存武器,甚至讓家人給真主黨做人肉盾牌 ?

  • using Mozilla Firefox Mozilla Firefox 1.5.0.5 on Windows Windows XP

    宗教戰從來都不是理性的。旁觀者都在察看是否有利可途。

Comments are currently closed.



%d bloggers like th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