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唱片者的自白

近來常「煲」的唱片,是最近推出的陳奕迅Get a Life演唱會(右圖)。說來慚愧,我雖然很喜歡聽陳奕迅的歌,可是卻從未看過他的任何現場演出--事實上,最近一次看演唱會,已經是二零零三年底的王菲「菲比尋常」演唱會了--那晚拿的還要是因為非常巧合的抽獎活動,而得到的免費門票!已故著名指揮家切利畢達慈(Sergiu Celibidache)說過,聽唱片就等於拿著碧姬芭鐸的照片上床造愛,既然未能親身看演唱會,也只有退而求其次,聽聽現場收錄的唱片,在「假造愛」而「打真軍」中間落墨吧。

對於這張唱片,我沒有甚麼不滿意的地方,陳奕迅在收錄成這張唱片的當晚交足貨,沒有其他歌手唱現場的水準飄忽甚至走樣(不是說笑,在王菲演唱會的錄音中,她的狀態真的十分不佳,令我好生失望)。要吹毛求疵地說,我只會說陳奕迅沒有唱「我的世界末日」,不過各人都有其喜好,我的主觀願望,又怎能強加於他身上呢?不過在兩個多小時的唱片中,我覺得最突兀的,是現場觀眾無時無刻,甚至是「失驚無神」來個尖叫--如果在歌曲開始或結束時尖叫,我倒不太介意,但是在歌曲進行途中,又或是曲中的過場樂段(尤其是慢歌)尖叫,就真的是頗為掃興。

當然,這些尖叫,與我們看紀錄片中的披頭四演出時,由他們踏上台板的一刻到他們唱罷離開時,瘋狂的歌迷進行歇斯底里式的叫喊,相差簡直是十萬八千里--至少我相信,在紅館台上的陳奕迅,總也知道自己在唱甚麼,而非披頭四的成員們連自己唱得怎麼樣也不知道!不過想到這裡,我又忽作他想:如果跑江湖年代的披頊四,是完完全全的偶像派的話,被認為唱功好的陳奕迅,又應被當成偶像派,還是實力派?或者,是兩者也不是?

我不是以演唱會有沒有「番士」無時無刻尖叫,來介定一個藝人是實力派還是偶像派,其實這樣簡單的二分法也可能是有問題。早前讀小奧那篇評鄭希怡新碟的文章,其中一名留言者說的話,我頗認同:

香港人還是停留追求所謂唱功的年代,開口埋口話要實力實力,最慘係even冇乜實力都當好有實力,總之識震音音域較閣聲底較厚就係好野,唱爛歌,who cares?
有時最可笑係,香港人只識聽「走音」及「甩嘴」來判定歌手唱現場是否有失準,節奏、Key呢d 野唱錯哂都冇人理,仲要最壞係走音都係要走到高左八度果種走音先聽到,低左音的走音你走幾勁都冇人會話….

的而且確,簡單的二分法告訴我們,「有實力」就是「好嘢」,但怎樣才是有實力?唱現場沒有唱錯音(離譜的那種)、歌詞音域橫跨幾個八度、巨肺連唱幾十個字不需換氣...總之我們在K房做不到,而他們又能做到的,就是實力。沒有實力的,注定要被潮流的巨輪輾過,只是遲或早而已。不過縱使被作實力派,歌手還是得以披上偶像的外衣去討好大眾,就算歌手隨著年歲增長,自動「升級」到實力派,但是歌迷的偶像觀念仍是如一--每當我聽到張學友的演唱會唱片中,會有女人忽然大叫「學友~~」,又或是想到「譚校長」的演唱會中,仍然會有歌迷大叫時,老實說,真是會雞皮疙瘩。

對呀,我也是在這種二分法的環境下成長的樂迷。我也知道踏上紅館台板的歌手,若不落力演出「有咁耐唱咁耐」,又或是搞氣氛不力的話,是會被現實得不能再現實的入場觀眾批評是「欺場」,要「回水」,而那些歌迷為了令自己相信 “Been there, done that” ,也得要落力投入,好像是沒有尖叫拍吹氣棒大喊偶像的名字,就是沒有到過現場看演唱會的。但是,我卻有一個希望,就是可不可以安安靜靜聽罷一首歌,然後才盡情喝采?不過,當演唱會早已變成全場參與的嘉年華,這個希望,應該也是奢望吧。

5 Responses to “聽唱片者的自白”


  1. 1 imak is using Internet Explorer Internet Explorer 6.0 on Windows Windows XP:

    有同感, 可惜連eason 自己也很矛盾, 沒有fans也沒有他.
    仲有唔知你有無發覺, 不論張學友或eason的演唱會CD 都不時有把雄壯男fans大叫「學友~~」或 「eason ~~」… 好鬼難頂!!

  2. 2 PK_ is using Internet Explorer Internet Explorer 6.0 on Windows Windows XP:

    小弟覺得d歌迷”亂叫”, 唔係咩品味定偶像觀念問題咁大, 只係公德問題, 有無品咁解, 影響表演者亦影響其他觀眾, 如同戲院睇緊戲講電話咁, 就算電影節d藝術電影都會發生!

    不過都想順便講下文中多少提及既一d野.

    - 音樂欣賞角度可以好多, 唔同欣賞角度唔應該有矛盾, 亦無分高低, 而在各種欣賞角度下選擇側重”唱功”, 亦無可厚非. 一大群人來講, 究竟有幾多係只有”唱功”呢個欣賞角度, 有幾多知道有好多欣賞角度不過就始終覺得唱功最緊要, 單憑佢地表面都係強調唱功, 實在不得而知. 覺得歌迷都強調唱功, 係一個事實性既描述, 定反映出一種對歌迷既概括睇法, 亦值得商榷.

    - 對, 咩叫實力都好難講得清楚, 人人有自己一套, 講實力可以係講個人, 亦可以講隻碟/歌. 同樣既講法, 亦applies to畫家或攝影師同佢地既作品. ”偶像”亦唔必然同實力對立, 可以因為好有實力所以當偶像, 亦可以因為當左偶像, 所以點聽都覺得有實力. 或者偶像同實力唔係一個分類方法, 而係對音樂/歌手/樂手兩項相關既欣賞成份. 所以, 叫喊可以係表現偶像呢個成份, 但未必表現一種普遍既”偶像觀念”; 叫喊, 亦可能只係聽live既一種儀式行為, 一種表達支持既行為, 正所謂一齊成長, 聽開有感情. rolling stone 早兩年來, d亞叔一樣聽到又叫又跳, 亦有亞叔唔叫唔跳, 佢地唔少亦各自對rolling stone有一套欣賞既”哲學”.

    - 流行曲就係要流行, 自然係要想盡辦法去討好聽眾, 或者從來做流行曲既人根本就無話過佢地一定會做咩好音樂, 咩好野, 須要咩進步, 香港如是外國亦如是. 流行(同埋賣錢)就係好野. 要流行, 自然要搞偶像化, 即係brand!

    - 不過, 名牌一樣會用靚料 (當然亦有名牌得個名), 同樣, 係流行曲之中, 亦有人會落力做好野, 做到又好又流行, 主動挑戰/創造/引領口味, 而唔係被動跟formula/環境去迎合已知既口味, eason係一個例子. 所以如果真係要話, 話eason又實力派又偶像派, 無咩問題. 或者成功既流行歌手, 都係兼而有之, 阿lam也好葉德嫻也好, 都一樣有人嗌架.

    - 演唱會可以好多模式, 有人搞嘉年華/party咁, 亦有人係真係當音樂會咁搞, 呢幾年903搞果d, 或者eason為重出江湖隻碟搞既全新歌演唱會, 就係好好既例子. 各有特色啦, 無話好定唔好. 有d jazz concerts好似classic咁嚴肅, 亦有好似rock concert咁大家叫下high下fing下頭, 亦有d latin果d, 直頭想你跳埋舞. 

  3. 3 快樂牛郎 is using Internet Explorer Internet Explorer 6.0 on Windows Windows XP:

    我去的現場音量大到你喊破喉嚨都不會有人聽到,所以絕對沒有這個問題。

  4. 4 Alex is using Mozilla Firefox Mozilla Firefox 1.5.0.3 on Windows Windows XP:

    多謝PK_兄賜教。我認同叫喊是支持的行為,畢竟聽流行音樂不是要像聽古典樂般要正襟危座,只是認為要叫也要看時機,看氣氛--如果演唱會開宗明義是要大家有咁Hi得咁Hi既話,由頭叫到尾不是問題,反而是有些「位」,明明全場都安靜了下來,你也要叫的話,就真的正如你所言,涉及公德與有沒有「品」了。

    也起起黃子華在棟篤笑表演中,常常「教訓」觀眾:「你地拍手時,可以可以齊d、儲埋一齊先拍?得一兩個拍既話,好寒酸架!」

  5. 5 FlyingDonkey is using Mozilla Firefox Mozilla Firefox 1.5.0.4 on Windows Windows XP:

    錯音又如何, 甩 Key 又如何(一個比較串的開頭… =.=”)

    辨認演奏/演唱者功力, 應該係能否掌握一首歌的呼吸, 表達一首歌的感情, 甚至內涵… 如果歌者能夠令觀眾投入, 唱功差一點有什麼所謂?

    例如幾年前有位老人, 口琴大師 concert, 吹一首歌根本全部甩拍, 但問題對歌曲的理解能夠令聽眾信服, 心服; 那, 夠了. 如果只要求音準, 拍子全隊, 不如回家播 midi 啦….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