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與現實

看事物,從現實角度出發,看出是它的一面,但從理想角度出發,看的很可能是另一面--還要是與前者完全相反的一面。

說的是昨日頒發的諾貝爾獎。今屆和平獎得獎者、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及其總幹事巴拉迪(Mohamed El-Baradei,右圖,Reuters via Yahoo! News),昨日在挪威首都奧斯陸領獎。巴拉迪在領獎後致詞時,呼籲全球消滅核武器:確保不會再有國家取得核武之餘,擁有核武的國家亦應採取實質步驟解除核武,及建立不需依橫核阻嚇力量的安全系統。

雖然說負責評審諾貝爾和平獎的挪威諾貝爾委員會,在十月公布得變名單時,表示頒獎予國際原子能機構及巴拉迪沒有任何政治含意,但委員會選擇在原爆六十周年、伊朗核問題陷入僵局之際,將獎頒給IAEA及巴拉迪,看來除了有為兩者在伊朗談判時打氣的意義外,亦對之前兩年致力「倒巴」的美國政府而言,無疑是一記耳光。

巴拉迪呼籲全球消核,固然是出於理想主義。但是這屆經濟學獎的得主之一、擁有以色列及美國雙重國籍的奧曼(Robert J. Aumann),卻對核問題擁有截然不同的看法。他周三在瑞典表示,防止戰爭發生的更佳方法,不是巴拉迪所言的消核,而是維持增加軍備:「我們得到的教訓,是和平不是由減少軍備來達致的,而是維持其數量...冷戰時期有和平的原因,是那時帶著核武的飛機,每天廿四小時在天上飛。」

這也許是研究博奕論的奧曼,從現實角度出發的觀察。不過看到這番言論,與諾貝爾本人當年寫遺囑時的出發點對照時,卻有點啼笑皆非的感覺。不過我們也可以說,經濟學獎正式而言不是諾貝爾獎--因為它的全名是「紀念阿爾弗雷德.諾貝爾瑞典銀行經濟學獎」

不過最過癮的,還是今年文學獎得主品特(Harold Pinter)的言論。品特因患病未能到瑞典領獎(他患上喉癌,最近還入了院),但在預錄的演講中(演講節錄亦在周五《南華早報》A疊刊出),大罵英美政府之餘,還「呼籲」國際刑事法院到英國拘捕貝理雅:「他們(法院)有興趣的話,我們可以提供(貝理雅)的住址:倫敦唐寧街十號。」說得好!

Comments

comments

0 Responses to “理想與現實”


Comments are currently closed.



%d bloggers like th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