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我所見,所聽,所思,所想的東西。

To the city of… London! | Home | 各位鄉親父老...

8.07.2005

倫敦...


遭放置炸彈的巴士,在羅素廣場附近發生爆炸,全車炸剩半架。(圖片來源:英國廣播公司網站

倫敦四宗襲擊發生至今已超過十二小時,官方公布的最新死傷數字,是三十八死七百人傷,不過法國及美國的官員,都先後引述英國政府的消息,指死亡人數超過四十五,傷者人數更達千人。急忙從蘇格蘭趕回倫敦處理事件的貝理雅,數小時前在首相府發表講話,將發動襲擊的責任,直指回教極端分子,又稱對方雖欲藉濫殺無辜來恫嚇英國人,但這注定失敗。替貝理雅主持八國峰會的外相施仲宏,則表示這次襲擊,呈現出不少阿蓋達式襲擊的特徵,加上自稱為「阿蓋達歐洲分支」的組織已在網上發表聲明,承認事件為它們所為,事件已經定性,已是不爭的事實。

倫敦這次遇襲不是首遭,愛爾蘭共和軍曾有不少襲擊倫敦的紀錄,就連唐寧街十號首相府,也曾遭愛爾蘭共和軍以火箭炮攻擊。倫敦市警方也表示,這次襲擊令他們「震驚但不感到驚訝」,因為倫敦警方以至英國政府,都一早預期這個城市遲早會遭襲擊,只是程度輕重規模大小而已。自九一一襲擊發生後,見諸當地傳媒的恐襲驚魂及反恐大計,都列出不少倫敦遇襲的Scenario,例如國會遭汽車炸彈襲擊、蓖麻毒、生化武器襲擊金融區、以至利用船隻在泰晤士河進行突襲等。英國軍隊也曾在二零零二年底,突然進駐希思路機場,防止飛彈襲擊民航機。前任大倫敦警隊(Metropolitan Police)總長的史蒂文斯,以至市長利文斯通,也多次發表言論,指出恐怖分子早已潛伏倫敦,伺機行事。

正如施仲宏所說,這次襲擊與以往的阿蓋達式襲擊十分相似,例如同時多地發動襲擊、專挑繁忙且人多的地方、針對公共設施、及精密的部署等。由於蘇格蘭周三開始舉行G8峰會,全英最精銳的警力已全部調至當地執行保安工作,襲擊者挑選時機之準,可謂十分「適當」!

襲擊的受害者,除了數以百計死傷者及他們的家屬外,非洲貧民以至全球氣候也有可能受牽連。在襲擊發生之前,蘇格蘭「鷹谷」G8峰會的主要議題,是協助非洲脫貧及全球氣候轉變,無論貝理雅及財相白高敦,連日來都在此兩議題落力非常,冀望在峰會中至少取得進展(只因布殊及美國成為攔路虎),上周末的Live8演唱會,及在愛丁堡舉行的「讓貧窮成為歷史」大遊行,更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大會原訂周四發表宣言,就上述兩項問題進行表態,不過隨著襲擊事件發生,大會主題急忙從滅貧環保轉到反恐--本來與會領袖都穿上便服出席會議,豈料襲擊一到,全部要結回領帶,所以若各位有留意與會領袖一字排開,在背後「力挺」貝理雅發表聲明時,會發現他們的衣著有點怪怪的--宣言也將在周五才發表。但是在主題已變換的同時,加上原主題的主催者貝理雅不在場,相信在此取得成果的機會,已經大大減低。

現時倫敦警方希望,藉設在交通系統以及市內無處不在的閉路攝影機,來找出襲擊者的行蹤。英國閉路電視是出了名的多,統計更發現平均每名英國人,每天被攝錄機拍下的次數達三百次之多。民權分子當然稱英國為「老大哥社會」,攝錄機就如奧威爾小說《一九八四》中的老大哥般,「永遠在監視你」,但是無可否認,CCTV的出現,為英國警方調查案件提供了不少便利,所以大部分英國人都願意以犧牲部分私隱來換取治安。相信工黨政府經過這次襲擊後,會更大力鼓吹推行國民身份證計畫,並打出現更有效的反恐牌來爭取支持。正如上周《經濟學人》社評所說,說國民身份證侵犯私隱是廢話(因國人早已接受CCTV),反而推行計畫所需的龐大花費才是問題,工黨政府看來要為此加把勁了。

--

有看這裡的人,都會知道我老早訂了下月到倫敦的機票,經過這次事件,我也開如有點動搖,也有點擔心。雖然民間智慧是受襲的城市,在短期內不會再遭襲擊,但是,誰能說得準呢?再者,在我的字典中,「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不是勇敢,是「憨居」的表現。唉,只有觀望多一個月,再作決定!

--

記得兩年前到倫敦,與我在電台當實習時期的上司敘舊,當時傳聞倫敦會遭襲擊,連日的報章標題也是有關新聞。我與他在萊斯特廣場(Leicester Square)地鐵站外,等他的太太購物回來,當時在那個川流不息,人多得很的十字路口等了十多廿分鐘,然後我的上司說:「要在倫敦進行襲擊,實在很易,你看,Alex,我們在此站了這麼久,也沒有人來查問我們!」

至於這次襲擊中,死傷人數最多的地方,是介乎羅素廣場站(Russell Square)及英王十字站(Kings Cross)之間的地鐵列車,警方稱有二十一人死亡。想起每次在倫敦,都是在英王十字站附近的青年旅舍投宿(貪其有豐富的英式早餐),所以若在倫敦的話,每天出入,都會經過英王十字站,在市中心遊玩歸來,所乘的皮卡迪利線(Piccadilly Line)也一定會經過這次出事地點。也記得十多廿年前,英王十字地鐵站曾發生奪命大火,燒死了三十七人,肇事原因是煙蒂點燃了木製電梯,濃煙隨管道升至大堂,當大堂積聚了大量濃煙,於是出現閃燃效應,大火一發不可收拾。每次經過那個地鐵站,都會望望紀念這次事件的銅牌...


周五英國報章頭版(圖片來源:英國廣播公司網站

11 Responses to “倫敦...”

  1. donna said:

    i am so sad…London is my favorite city!

  2. nikita said:

    梗係照去無誤啦! 去看看經歷災難後倫敦怎麼樣,去擁抱一下你喜歡的城市,唔係的話將來你會後悔無去架!

  3. gaubinfor said:

    the only worry is these bomb attacks will burst London’s real estate bubble , affecting HSBC’s profitability as well

  4. 大雄 said:

    民間智慧是對的,我們這邊過了9/11以後都沒有再受襲擊哦!

  5. 港燦 said:

    幾點觀察 :

    1. 今次,放炸彈行凶者同反全球化份子同時行動,有夾硬拉埋反全球化分子落水,扮晒大家同聲同氣之嫌,堅持和平手段的反全球化份子真係多得行凶者唔小。

    關於這方面可再看看呢篇文 :

    http://www.inmediahk.net/public/article?item_id=49884&group_id=16

    至少,912 迪士尼開幕同年尾世貿部長會議前 / 舉行時,特區政府對所有示威遊行的限制會收得更緊。

    2. 但,較激進的反全球化份子,會更因這次對全球所做成的震撼和之前馬德里火車站炸彈事件直接左右西班牙領導人選舉的影響力,變得更激進。9 月德國重選總理,德國的新納祽、對社會一直不滿的待業青年等會否有樣學樣,乘機搞事,左右選舉結果 ? 9 月德國,是另一高危時刻。

    3. 在慣看西方媒體的我,最不明白的是,恐怖分子之前在印尼和昨日在倫敦放炸彈後,若只承認由那團體 / 蓋達細胞施襲,而再無更多聲明 / 主張公佈 ( 例如學之前拉丹再附一餅 video 講話 ) ,他們藉著放炸彈想帶出的 message,給各國傳媒演繹 / 詮釋後,是否就是他們原先想帶給全世界的 message ?

    4. 對付這班行凶者的難度是,正如昨晚 “光明頂” 陶傑等的分析,如何聯絡佢地,行凶者乜頭乜路,是否扮識 / 真的和拉丹蓋達有連系,英美各國由 911 至今都未掌握到。以前愛爾蘭共和軍一樣神出鬼沒,但起碼他們還有像新芬黨的團體給英國政府有機會作談判的代表。

    5. 同意樓上的 gaubinfor 君所講,今次炸彈事件,隨時把倫敦的樓市泡沬篤爆,對匯豐的負面影響並不小。今日各大小財經 “專家” 因昨晚美股倒升收市,都說 “今日股市已消化炸彈事件的負面影響”, 小弟反而對股市的走勢重驚過 911 個陣。01 年 9 月 12 日我敢 “撈底”,但今日我加買認沽期權以防萬一。

  6. 肥力 said:

    補充港燦第一點:呢半年會係倫敦事件帶動,恐怕2006年,會由本土保守人士同「沈默多數」(查實而家有口又有網,想講o既,都好難沈默得去邊)接力:「你睇示威最後咪搞出個大頭佛!」「呢,七一o個個乜鬼民陣,入面成班香港吳三桂o架!」

  7. 港燦 said:

    又想起另一點。行凶者會否藉著在倫敦放炸彈,分化英美對中東的政策 ?

    今朝沈旭暉接受香港電台訪問時,指從貝里雅的角度看,利用英國人對這事件表現的互助和冷靜,可重新凝聚人民對他的支持,減低各方要求他 “禪讓” 首相寶座給白高敦的壓力。

    但我覺得,這事總對英國的中東政策帶來較傾向民間的轉變。縱使對中東和反恐的大方向不變,但在具體執行上,英國可能因應民間素求,採取較美國溫和的態度。例如英軍會不像美軍那樣滋擾伊拉克的平民、不再入清真寺搜查、若有英國人再在中東被綁架,也會更快手找回教長老調停,甚至對綁票者作出若干讓步、如美國再要求英國一齊攻打伊朗,相信英國也不會一口應承,例如借國會投票來否決出兵到伊朗的提議。

    至於 Blair 和 G Brown 是否因這事對如何向非洲等窮國扶貧,使它們不會因更窮而更易成為恐怖分子培訓班的大本營呢 ? 暫時看不到他們會有更大分歧。

    但從 Live 8 音樂會帶出的啟示 : 英國政府可能間接暗地加大支持某些 NGO,減低它們行動走向更激進的一邊。

  8. 港燦 said:

    倫敦、紐約、伊斯坦堡、印尼峇里島、馬德里都曾被炸彈襲擊,但只有倫敦、紐約能至小令本地傳媒於炸彈襲擊後第二日,把焦點放在報導當地市民守望互助,政府臨危不亂上。英美政府的危機公關,推銷員和我們都有排學。

  9. Alex said:

    港燦兄:你又出難題了!這麼多問題,一時消化不來,要多少許時間整理近日所讀的東西及報道,再出一篇新文來答你...

  10. Alex said:

    Donna、Nikita、大雄:我也很喜歡倫敦,雖然朋友家人在我每次去倫敦時,都會問我「又去?」,但是在倫敦,真的有一種難以言狀的吸引力。雖然倫敦物價貴、人多、污糟(我每次遊罷倫敦,在香港坐地鐵,都會有一種「入了停屍間」的感覺),但是還是義無反顧的喜歡她。

  11. Alex said:

    港爍兄:寫了一點東西,希望賜教。

Post your opin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