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拉克大選

今天(星期日)是伊拉克半世紀以來,首次民主選舉。伊拉克人將選出過渡國民議會共二百七十五名議員,議會將選出總統、總理以及制訂憲法,為真正的「伊人治伊」奠下基礎。當然,出兵將薩達姆政權推翻的美國,最希望藉著在伊拉克建立民主政制,使之成為中東民主化的先驅,透過民主進程,在中東地區進行政權更迭。

伊拉克的武裝分子早已揚言,要在選舉日「血洗」票站,更連日在網上發表聲明,警告伊拉克人不要投票,「警告既出,後果自負」,在伊拉克屬於少數的遜尼派伊人,亦早已表明杯葛選舉,令議會的認受性受到損害。作為伊拉克臨時總統的亞瓦爾(Yawar),亦在周六悲觀地說,他預期伊拉克人在暴力襲擊威脅下,將不敢出來投票,致使投票率偏低;美國總統布殊在同日的每周電台講話中更妙,隻字不提預期的投票率,只敢說「出來投票便成」!

不過見諸現時的情況發展,卻又大出意料。雖然武裝分子一如所料,發動連串炸彈襲擊,至少殺死了四十四人,但是在以什葉派為主的伊拉克南部,及以庫爾德族人為主的伊拉克北部,投票率比原先的悲觀預計高出很多,票站外排起了長長的人龍,本來投票在本港時間周日晚上十時截止,也因為投票者數量太多而須延長。當局估計,投票人數可能高達八百萬人,佔了已登記選民的六成。以伊拉克局勢的不穩而言,這個數字確是十分可觀--套用布殊在美東時間周日下午一時的話說,這次選舉是「徹底勝利」!

無懼襲擊威脅出來投票的選民,據報道稱都為能夠參與投票而感到興奮,與早在周五於全球十四個國家進行、供海外伊拉克人投票(選舉由國際移民組織負責)的情形一樣。值得注意的是,這十四個國家,除了澳洲、英國、德國及美國等西方民主國家之外,也包括阿聯酋、伊朗、敘利亞等阿拉伯國家,後兩者之類的國家,更是美國欲進行西方價值觀推銷、使之民主化的對象。假若伊拉克這次選舉,能如美國及伊拉克官員所說是一次「巨大成功」的話,帶給中東的震盪,恐怕也相當大--因為環顧中東地區,真正實行民主的國家,真是沒有多少個!(題外話,阿薩德管治的敘利亞,很像沒有民主選舉這回事,但也是伊拉克民主選舉的海外投票中心,實在有趣。)

不過正如先前所言,遜尼派伊拉克人對選舉採取不合作、不參與的態度,在伊拉克中部的遜尼派地區,票站大多門口羅雀,甚至關門。日後伊拉克過渡國民議會,以至選出來的領導人,能否自稱代表伊拉克全民及其利益,真是值得商榷。身為遜尼派的亞瓦爾及其他伊拉克臨時政府高官,都在選舉前一再表明,雖然遜尼派不參與這次選舉,但在日後的政治進程中,他們仍可參與。不過對於在薩達姆時期一再受壓的什葉派伊拉克人及庫爾德人而言,他們會否「順攤」讓遜尼派參與甚至分享成果,實在值得日後再三留意。

記得在電影《沙漠梟雄》(Lawrence of Arabia)中,奧瑪沙里夫飾演的阿里一出場,就將帶領勞倫斯(彼德奧圖飾)尋找費薩爾王子的嚮導殺掉,理由是他飲用了他族的水井。最後勞倫斯向阿里說:「只要阿拉伯部族繼續自相殘殺,他們只會繼續淪為渺小的民族--一班愚蠢無比的民族:貪婪、野蠻、殘忍,就如你一樣。(So long as the Arabs fight tribe against tribe, so long will they be a little people, a silly people – greedy, barbarous, and cruel, as you are.)」雖然伊拉克今天的選舉,取得比預期好的效果,但是以遜尼派及什葉派的水火不容而言,這次選舉以至日後發展,恐非不是美國政府想像中那麼美好!

Comments

comments

2 Responses to “伊拉克大選”


Comments are currently closed.



%d bloggers like th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