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格勒筆記(二)

前言:這篇東西,是在香港前往澳洲雪梨的CX101航機上寫的。那時邊聽著以下介紹的唱片,忽有所感要寫點東西下來,於是有此文的誕生。可見人還沒有抵達澳洲,華格勒毒就已發作!希望各位不要嫌我說華格勒這,華格勒那的,因為...他的音樂實在太棒了!

對於一般人而言,華格勒的音樂,不是太難明就是太長。相比於意大利歌劇──如羅西尼、威爾弟及浦契尼的作品──每首都是以「歌仔」串成而言,華格勒歌劇動輒每幕個多兩個小時,而且沒有聽歌仔的樂趣,要一個歌劇新丁找出華格勒歌劇的樂趣,真不是個簡單任務!對於本人而言,我以前進入唱片店,看著歌劇一櫃的歌劇錄音,看著它們如此貴及大堆頭,也有不知如何入手之嘆!

有看過我以前所寫的東西的人,都知道我中了華格勒毒的時間,是始於二零零一年香港藝術節中,一場演奏華格勒音樂選段的音樂會,所以我也認為,聽華格勒音樂的最佳入門,就是他的歌劇入門選段。而我經常聽的音樂選段唱片,是英國EMI唱片公司出版,由德國指揮克林伯勒(Otto Klemperer)指揮英國愛樂樂團(Philharmonia Orchestra)的華格勒管弦樂作品集。它在兩年前以Great Recordings of the Century的系列重出,兩張唱片只售港幣百多元,實在是非常超值。

華格勒的純管弦樂作品,主要是他的歌劇的序曲。不計他早期的歌劇《黎恩濟》(Rienzi)、《仙女》(Die Feen)等,華格勒歌劇寫了十部歌劇──《漂泊的荷蘭人》、《唐懷瑟》、《羅安格林》、《紐倫堡名歌手》、《特里斯坦與伊索爾德》、《帕西法兒》及《指環》四部曲──《萊恩河黃金》、《女武神》、《齊格非》及《諸神的黃昏》。在這十部歌劇中,序曲「獨立於」歌劇本身的有六首,就是撇除《指環》四部歌劇,而在這六首歌劇序曲中,《荷蘭人》、《唐懷瑟》、《羅安格林》,及他的中期作品《特里斯坦及伊索爾德》的序曲,都不是與歌劇首幕本身連接的,而且每首都旋律優美,實在教人一聽就愛上!例如每次我聽《羅安格林》序曲時,聽到代表聖杯及天鵝的主題時,那些弦樂的弱音,都會令我有「此曲只應天上有」的讚嘆!
《羅安格林》的另一首為人熟悉的段落,就是第三幕一開始時的《婚禮進行曲》,大多數人都會知道「成個老襯,從此被困」的音樂,但是都不知道,這原來出自華格勒的手筆!

《特里斯坦與伊索爾德》被不少人稱為最「Exotic」的歌劇,看著兩名主角的愛情,到最後為愛而死的結局,都教不少人黯然淚下,而這套歌劇的序曲,通常都與劇末主角伊索爾德唱出《愛之死》(Liebestod)的音樂一起連奏,那種不能言喻的感染力,每次都令我非常感動,不過最氣人的是,我的唱片中偏偏這段花了,唱片播到這裡時都會「跳線」,激死人!

《紐倫堡名歌手》是華格勒的唯一喜歌劇作品。歌劇的序曲也同樣充滿歡樂氣氛,氣勢磅礡而不失歡樂,是形容這首序曲的最佳詞兒,而到了序曲的末段,由大提琴、小提琴及管樂同時奏出的主題,更是水乳交融,無與倫比。說這首音樂是個Bliss,真的可沒說錯!

《指環》四部曲的音樂,都質歌劇本身緊密關連,要抽出來獨立演奏並不容易,而音樂會的處理方式,大概有出自《萊恩河黃金》劇末時,諸神踏上彩虹橋前往英靈殿(Valhalla)的音樂,《女武神》第三幕一開首、非常著名的「女武神飛翔」(Ride of the Valkyies )及劇末的「魔火音樂」(Magic Fire Music)──在此暫時扯開一下:在上世紀三十年代的西班牙內戰時,佛朗哥向當時任德國元首的希特拉求助,當時希特拉正在拜魯特的歌劇院看《女武神》,他於是將出動空軍援助佛朗哥的計畫,名為《魔火行動》,而他將德法邊境的防線,名為「齊格菲防線」,也是出自華格勒的手筆呢。

私見以為,《齊格菲》是指環四劇中較為「悶人」的一套,所以除了第二幕中的《森林的囈語》(Forest’s Murmurs),就沒有甚麼動人的音樂,反而《諸神的黃昏》倒有兩首著名的音樂,就是第一幕的《萊恩河的旅程》及第三幕的《齊格菲葬禮進行曲》。這兩首音樂的原意,是作為「間場」之用,在演奏時供劇場人員在幕後更換布景之用,前者生動活潑,後者莊嚴肅穆,有感嘆被殺身亡的齊格非有「英雄氣短」之感。

當然,華格勒並非只寫歌劇,他在年少時曾寫鋼琴及交響樂作品,而幾乎所有華格勒的管弦樂作品集,都會收錄《齊格菲牧歌》(Siegfried Idyll)這首作品。這首只供十多人小樂隊演奏的作品,是華格勒給予他的新婚妻子Cosima的禮物,華格勒也特地僱了一隊小樂隊,趁妻子早上睡覺時在房門外奏出,被美妙音樂弄醒的Cosima,打開房門一看,看到如此浪漫的丈夫,真的是「冧死了」!附帶一提,在前述的唱片中,克氏就是用回當年的編制,以十多人的小樂團奏出的。

總之,若沒時間及心機聽/看一整套華格勒的歌劇的話,可以買來一套管弦樂的唱片,擔保可以令各位開始對華格勒這個人產生興趣!或者,大家餓得發謊時,可像村上春樹的短篇《麵包店再襲擊》中,找一間只要聽罷全部華格勒序曲唱片時,就可將全部麵包搶走的麵包店,哈哈!(說笑而已!)

後話:讀《信報》前總編輯沈鑒治,以筆名「孔在齊」所寫的《樂樂集》(一套四本,由台灣遠景出版社出版),他曾提及一套由羅連.馬切爾(Lorin Maazel)指揮,可稱為《無言指環》(Rings Without Words)的唱片,主要是去除了指環四部曲中的唱詞,只以管弦樂奏出旋律。但是我找了多年也找不到,但相信可成為序曲集以外的另一選擇。

舊文重貼:華格勒筆記(一)

Comments

comments

0 Responses to “華格勒筆記(二)”


Comments are currently closed.



%d bloggers like th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