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Gherkin到西九龍文化區

英國皇家建築師學會(Royal Institute of British Architects)日前頒發「史特靈獎」(Stirling Prize),評審們將獎頒給了位於倫敦The City內的瑞士再保險公司(Swiss Re)大樓(右)。這幢大樓又有名叫「小黃瓜」(The Gherkin,因其形似),在倫敦金融區內可說是十分突出,一來是因為設計實在太獨特,二來是金融區的建築物實在不高--在倫敦,要找真正的「摩天大廈」,恐怕要在東部的金絲雀碼頭(Canary Wharf)才找得到。

一般人或會對這枝「小黃瓜」不太熟悉,但是一談到它的建築師,就肯定會有不少人恍然大悟道:噢,原來是他。沒錯,The Gherkin的建築師,就是大名鼎鼎的諾曼.霍士達(Lord Norman Foster,此公已被封為勳爵),霍士達的大名及作品,不少香港人也知道--中環的匯豐銀行總行、赤臘角的新機場、紅磡的九廣鐵路總站新翼,都是他的作品,英國的大英博物館The Great Court、溫布萊區的新足球場、泰晤士河畔的大倫敦議會大樓、柏林的德國國會大樓等,也是霍士達的作品。對我而言,霍士達作品的最大特色,就是大量採用玻璃及鋼材,以盡量在室內空間利用太陽光--不過我是建築的門外漢,知識是「有限公司」,所以也不在此班門弄斧了。

說起霍士達,想到他也有份參與西九龍文化區的投標工作。他夥拍的是長實及新地的財團,以霍士達的知名度及「往績」,以及長實/新地較早前表示,將與法國龐比度中心合作建立MOMA,看來他們中標的機會也提高不少。今日閱《信報》的<香港脈搏>欄,卻得悉另一財團太古也不示弱,會在下月遨請為西班牙畢爾包(Bilbao)的古根漢美術館進行設計的蓋瑞(Frank Gehry)來港,「一談西九龍文化區設計的意念」。相信西九龍文化區之爭,將是長實/新地vs太古的對決。

總覺得,西九龍文化區的意念是好的--多一個地標、一個世界級的藝術館及表演長地,有何不可?不過我們是否真的需要一個這樣規模「大」的藝術設施?香港管弦樂團的新任藝術總監迪華特曾說,他希望香港有一個更好、能讓「港樂」長期進駐的音樂聽(也就是說,港樂要成為這個音樂廳的Resident Orchestra),這句話,我是認同的--因為文化中心音樂廳的音效實在糟透!但是我們是否真的需要一個比文化中心更大的藝術表演設施?用上一個規模更大的劇院,來長期表演音樂劇或其他文化表演,是否恰當?況且,新表演場地建成以後,有沒有人肯付出高昂的費用在新設施表演,也是一個大問題。畢竟香港不是紐約,我有時會想像,香港即使有一個像Lincoln Center的藝術表演設施,但是沒有能填滿The Met、Avery Fisher Hall的人...

難道,新設施會變成另一個紅館?

3 Responses to “倫敦Gherkin到西九龍文化區”


  1. 1 Anonymous is :

    西九龍文化中心只是類似黃埔花園那隻 “船” 一樣的晃子 , Lord Norman Foster 是否又起座陽具咁既怪物出來 , 將來誰租用毫不相干 , 一個大型屋苑多個地標賣貴最少 500 蚊一尺才重要

    周邊的住宅 , 酒店和商場才是地產商的焦點

    將來深水”土步”的北姑姐姐將移”肉”步往這文化中心 “站台” , 價錢都可以喊高一點 !

    — KCR

  2. 2 Stannum is :

    2001年時我和朋友參加了西九龍文化區的設計比賽。不是說自己輸了就不服氣﹐而是覺得將這麼大的區域蓋上「天幕」成為一個極大的建築物的意念﹐與應當多元發展的文化藝術有點矛盾。

    個人覺得這麼大的一個區域﹐應當容納不同的設計﹐由不同的人發展。很多人對這文化區的大小沒有概念﹐你可以想像由太空館到佐敦道都在同一個二百米寬的天幕覆蓋之下嗎﹖

  3. 3 一方 is :

    簡單的補充一點:

    縱使有再強再大的「硬件」,沒有高質量的「軟件」是沒用的。

    人也好,地市也好,沒有足夠的人文底蘊、豐富的文化內涵,最終出來的結果不外乎是個「假大空」的產物而已。

    提升「文化硬件」的量固然是好,只是,只搞一個什麼區便可以急速提升一個城市及其市民的人文素養嗎?是的話,香港的藝術文化的發展,根本不會存有什麼問題的啊,說不定可以名副其實的成為亞洲的文化藝術中心。

    這個計劃的官方名稱,應該是「西九龍文娛藝術區」。只消看這個名稱,便可以知道有關官員的文化視野了。「西九龍」隱含的地域性,只是一個國家內的一個城市內的一個區域而已,狹窄得可以;「文娛」所代表的不過是「社區中心」層次的康樂活動而已,地位還在「藝術」之前呢。談什麼把香港提升為什麼亞洲的文化藝術中心啊?如此膚淺,如此無知,開玩笑好了。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