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雲迪.郎朗.音樂家

早數天在這裡轉貼了林在山訪問李雲迪的文章,想不到貼文也引來其他的人評論。其中Modern Monk提到,他較早前在紐約聽NY Phil與郎朗的音樂會時,郎朗竟在音樂會的簽名會,認出他是坐在第三行。真是有趣。

說起來,我也曾聽過郎朗的演奏,應該是二零零二年NY Phil來港演出的事。郎朗演奏的,是拉赫曼尼諾夫的第二鋼琴協奏曲,指揮的是大名鼎鼎的羅連.馬素爾(Lorin Maazel)(左圖),不過得老實說,去這個音樂會,主要是因為馬素爾而不是郎朗,因為他是本人喜歡的指揮之一,尤其是二零零一年六月在倫敦聽他指揮Philharmonia Orchestra演奏馬勒第五交響曲,是我近年來最滿足、最興奮的音樂會。記得那晚「看」郎朗演奏的印象,是他的動作非常「誇張」--這也可美言為「感情充沛」,至於音樂呢,談不上很好的印象,但也絕不是差,至少不是那種會令你邊聽邊「扯火」,心裡暗罵「怎麼奏成這副德性?!」的情況。

至於李雲迪,我從沒有聽過他的現場演奏--一來票子太快售罄,二來我也沒有時間去聽--所以聽他的演出,也只能透過唱片。兩周前讀《明報周刊》(1873期),劉志剛評李雲迪最新的蕭邦作品唱片時,結論是:「本CD給我最深刻的體會是:士別三日,刮目相看,郎朗比雲迪更『勁』?未必,走著瞧。」似乎「力量型」與「詩人型」,已成為一般人心目中,郎朗與李雲迪的最大(也是最容易歸類的)分別。當然,郎朗與李雲迪演奏的音樂也有分別,正當李雲迪以演奏蕭邦的作品「起家」時,第一次令我對郎朗這個名字注意的,是他在數年前的英國廣播公司Proms中,演奏拉赫曼尼諾夫第三協奏曲的現場錄音(右圖)!雖然我以Horowitz演奏的Rach 3為「標準版本」,但是郎朗的表現也不能不令我驚嘆。

記得五月六日的《壹周刊》曾訪問了郎朗(題為《狂得起.郎朗》),當中郎朗不乏豪情壯志之語,也批評了李雲迪:「他正在開始,我希望他愈來愈好,我相信他將有很好的事業,但我的事業比他高一些。我們雖然年齡一樣,但在兩個舞台上,他不能跟我比。以我的年齡,我是全世界最好的,不論以出場費或任何角度,你可以查查。我不想炫耀,因這樣做很蠢,但你問了,我只好說現狀。」我的老實私見是:郎朗有其傲氣,李雲迪則較內斂,要我二者擇一,我寧取李雲迪而不取郎朗,這是我的個人取向及態度問題。(當然,李雲迪樣子有書卷氣,郎朗太「粗眉大眼」了,呵!)

一般人對於郎朗與李雲迪的喜惡,在於前者商業味重,後者較像藝術家--我也是其中之一。不過令我產生興趣的問題,就是一名古典音樂演奏者,是不是不可與商業這些「俗氣」的東西結合?身邊不少人認識郎朗的途經,在於他為李克勤主唱的《我不會唱歌》作伴奏,但是李雲迪也常拍商業廣告,還在最近上了無線《勁歌金曲》(?)啊?或者,這可能正是古典音樂演奏者所面對的難題:古典音樂愈來愈少人聽,連帶唱片銷售、音樂會收入也下降,要振興這門事業,演奏者唯有多作宣傳,甚至進行cross-over來推廣古典樂了,不過不少「死硬派」古典音樂迷,卻認為這種行經「離經叛道」,沾污了古典音樂這祟高的藝術!

一說到cross-over,立刻想起剛在周日於本港演出的Bond,及最近推出唱片的Vanessa Mae,還有Maskim。可能我也是一名迂腐的人,我得承認我是不喜歡這些人,總嫌他們演出的東西及方式膚淺、無聊。若說商業味重的話,相信郎朗與他們仍有相當一段距離!奇怪的是,他們都是由正統的古典音樂演奏訓練出身,但是一投身商業市場,就披上Sex Sells的外衣,以外表而非音樂本身吸引大眾了--相信各位仍會記得,Vanessa Mae那張《Violin Player》唱片,穿上濕身小背心,站在水中拉小提琴的照片罷?

前述同期《明周》中,劉偉民在《我的音樂選擇》專欄寫道:「對於古典音樂或傳統音樂工作者,『性』似乎仍是一個禁忌。」而《誰殺了古典音樂》(左圖)的英國樂評人萊布雷希特(他在加拿大的Scena網站有定期專欄),更在書中對Vanessa Mae之流大加鞭撻:「這股風潮在陳美的身上達到了低俗的極致...這位小女孩身著貼身內衣,眯眼噘咀地對著攝影機做出老練的表情。對於一個電影女明星來說或許可以接受的行為,出現在應以音樂內涵為努力方向的音樂家,和擁有悠久傳統的唱片公司(按:EMI)身上時,實在教人難以調論。即使是見多識廣的樂評人,也不禁面色刷白。」(萊布雷希特:《誰殺了古典音樂》,頁281-2,上海:世界圖書出版社,2003年)

在日漸萎縮的古典音樂演奏市場中,要闖出一個名堂來的唯一出路,是否就是要採取Vanessa Mae、BOND及Maskim的手法?劉偉民稱讚Vanessa Mae是個「不折不扣的音樂天才」(下略),其他稍有名堂的演奏家又何嘗不是?如十九世紀巴格尼尼(N. Paganini)的小提琴協奏曲,在當時被視為只有作曲家本人才能奏,但是現在從音樂學院畢業的學生們,大部分都能演奏這些難度極高的曲子了。就在水平一致提高,而各人的差別不大的情況下,要「出位」成名,除了贏得國際大賽大獎(不過所謂比賽的數量也太多,真正著名--能平地一聲雷者--則太少)外,相信只有與商業這個「魔鬼」結合,才能提高知名度。

我覺得,要在這個高度商業化的社會中,仍然要「堅持」古典音樂的「純淨」,才是令古典音樂死氣沉沉的主因。以我的情況而言,我在年幼時看不少配了古典音樂樂章的卡通片(主要是美國的),到了開始對古典音樂產生興趣以後,才驚覺不少著名的樂章,已在我小時涉獵過,只是只聽其片面,而非整首而已。若然連一些稍為「破格」、旨在推廣古典音樂的方法,在古典音樂迷中也是離經叛道的話,那末他們實在是食古不化--他們給予古典音樂演奏家的擔子,未免實在太重!(記得數年前陳奕迅的《太空漫遊》一曲,將理察史特勞斯的《查拉斯塔如是說》的著名開首片後不斷重覆,就有人在本港一個古典音樂討論區中肆意抹黑)

但是,最大的問題,仍是這些走商業化、Cross Over路線的「古典音樂藝人」,如何及能否回復「正統」?因為在我的所象中,似乎未有人成功轉型呢。

(二零零四年十月十二日下午動筆,十月十三日凌晨三時完成)

13 Responses to “李雲迪.郎朗.音樂家”


  • I think 陳美, BOND and even their asian equivalent 十二樂坊 are great performers, though I try not to consider them as classical musicians. What about the highly commercialised sarah brightman? Perhaps we just need a new category for them.

  • 仍是這些走商業化 , Cross Over路線的「古典音樂藝人」當中 , 歌唱家相對比樂手易能否回復「正統」. 在我的所象中 , 女有英國的高音 Lesley Garett , 男有失明的 Andrea Bocelli 都做到這要求

  • This post has been removed by the author.

  • This post has been removed by the author.

  • 老實說,我是古典音樂的門外漢,說不上喜歡,亦說不上很抗拒。不過,還是有幾點想補充:

    1. 我相信,長遠來說,李雲迪的總體成就會比郎朗更高。總體的意思是,不只在古典音樂方面,而是包括待人接物等其他音樂以外的人生各方面。很簡單,我始終深深的相信「驕兵必敗」這句成語的,就算郎朗這朵花真的可以百日紅。

    2. 拘泥於古典音樂的「純淨性」,本身已經是一種膚淺與無聊的行為。尊重傳統本是美事,只是執著這個掛礙,是會使任何人失卻了自省的能力、改進的動力的。

    3. Bond、Vanessa Mae、Maskim之流的存在,不過是古典音樂的其中一個構成部分而已。何況,他們確實是很多希望或嘗試接觸古典音樂的各色各樣人的入門階層,他們的「離經叛道」是有其正面意義的。

    4. 一個理想的健康社會,只有在各個層面各個範疇,都朝向「多元」而非「一元」的道路走下去,才有發展的出路。對古典音樂這個產業來說,現在最重要的是,培養聆聽古典音樂的「人口」,只要用的方法不超越世人共同承認的道德規範便可以了。

    5. 披上Sex Sells的外衣、穿上濕身小背心一定是「低俗的極致」嗎?藝術與色情只差一線,分別在於動機及表達方法而已。在看的在評論的人是否「心邪」、是否抱有預設立場的「有色眼睛」,也是一個不得不考慮的重要因素。

    6. 一個哲學問題。沒有魔鬼,天使何來?沒有出現所謂的「非正統」,「正統」這東西的存在幹啥?談什麼祟高什麼低俗根本沒什麼意義嘛。再者,假如古典音樂的領土在某日消失,這些問題還重要嗎?先救救古典音樂才說吧。

  • Alex兄,不好意思,因亂碼問題而貼了多次,見諒。

  • 唔,周兄你才二十四歲,容我說句不中聽的私見,望你不要太介意。我覺得你的文章太沉重,太老氣橫秋了。

    其實有時這種嚴肅和沉重,規矩和門檻,也可能是殺死古典音樂的原因。聽首歌而已,好聽,便可以。每次聽到藍色多瑙河,無論誰奏的,只要是那調子,我聽到都可以愉快的笑出來。我就是如此而已,可能有點不長進,但我是這樣地把自己對這音樂的興趣保存下來。

    你的文章令我仍然在想這個問題,不只音樂,其他藝術如電影、繪畫都有這個問題。給我一點時間。讓我過個不懂古典的人試試也寫篇文章吧。

  • 周兄,再讀你的長文,發覺誤解了你的見解。差點以為你是《誰殺了古典音樂》作者那類衛道之士,一時胡塗了,抱歉。我才是老氣橫秋。

  • 「是一名古典音樂演奏者,是不是不可與商業這些「俗氣」的東西結合?身邊不少人認識郎朗的途經,在於他為李克勤主唱的《我不會唱歌》作伴奏」
    只要實力夠,當然可以。郎朗可不需要靠「你身邊的不少人」捧場才能混下去。

  • using Internet Explorer Internet Explorer 6.0 on Windows Windows 2000

    我是個門外漢,但我很喜歡聽蕭邦的樂曲,這讓我留意到李雲迪。
    我因為喜歡聽蕭邦的樂曲所以買了很多不同明家演奏、以蕭邦樂曲為主題的cd, 但我真的覺得李演奏得好一點。雖然樂譜上是一樣的符號, 但演奏出來的感覺卻完全不同。有些人「剛」一些, 有些人「柔」一些, 而李卻給人「夢幻」、「行水流雲」的感覺。

    我不清楚郎朗的實力有多高, 也不肯定他與李的分別在哪? 但我認同網主說李給人多一些「藝術家」的感覺, 而這亦是我較認同的感覺。
    所以我會繼續支持李雲迪。我覺得商業化一點也沒關係,對於推廣古典音樂也是好事, 只要不把重點轉移過去就好了。

    順帶一提, 我覺得網主寫的東西頗有深度,文筆也很不錯,請繼續努力!

  • using Internet Explorer Internet Explorer 6.0 on Windows Windows XP

    Classical Music needs commercial to support. On the other hand, they do help to promote classical music.

    Back to Li and Lang. I only have listened to Lang’s live concert. I don’t really his performance, too artificial! Hope to listen Li’s concert in the near future.

  • using Avant Browser Avant Browser on Windows Windows XP

    我本人也喜歡藝術(彈琴,畫畫), 至於藝術應吾應該有”商業”呢..我有這樣看法:
    作為一個藝術家, 也有其本身的主見. 由於人的價值觀各不一, 也沒人知道他們心底想什麼… 出名, 或多出現於”商業”層面, 也不一定是把藝術商業化的.
    李雲迪的故事, 令我最為欣賞; 一位音樂家的氣質, 無論如果看, 也是這樣的.
    本人喜歡畫畫, 由興趣變成職業的一部分; 那是商業, 還是藝術呢…賣得貴時, 是商業嗎…或是賣得平 是藝術…
    在別人看作像”商業”的同時, 其實這只不過是”藝術家”對自己作品的一個實習. 也不太重視那是多少錢一張賈, 或是多少錢一幅畫; 而可能是多少人能去欣賞那份藝術, 從而把”美”散播.

  • using Internet Explorer Internet Explorer 8.0 on Windows Windows XP

    李雲迪跟郎朗我都很喜歡,但是如果要深臨現場的臨聽氣氛帶動,我會比較喜歡朗郎就如我喜歡貝多芬的激情,因為現在的人壓力太大了,那天我去傅聰的鋼琴獨奏,老實說我昏睡了三十分鐘,因此,我相信有人說為什麼主持古典音樂的一些主持人晚上都跑夜店,真的,壓力很大需要發洩,但我還是只喜歡古典音樂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