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有感

今晚讀《明報周刊》的Book B,頗多發現。

我看雜誌及報紙都有一個怪習慣,就是喜歡由底揭回首頁,所以一打開《明周》,看的通常都是杜杜的《飲食與藝術》、高考亮的《我的音樂選擇》及魏紹恩的《小筆記》(原文為法文,大意如此)等數個專欄。今晚首先的到杜杜寫張愛玲與她的飲食,十分有趣,但最有用的,還是「教父高」所寫,有關華格納的歌劇《特里斯坦與伊索爾德》的文章,看來可以將這篇東西,包括在本人還在寫(唉!)的有關這套歌劇的文章中--只因近一星期上夜班太忙,想了很多點子,也沒有時間寫進內。構思中的文章的最大問題,還是不知如何下筆,以及控制字數的問題,因為發現寫得太長,會顯得太囉唆!

不過最eye-catching的,還是魏紹恩批評在國內翻譯村上春樹的林少華的最新譯作的文章。事緣上海譯文出版社,最近出了村上春樹在八十年代所寫的《村上朝日堂》及《村上朝日堂捲土重來》兩本書,但是魏紹恩認為,林少華浸淫外國文化不夠,結果遇上村上這類擁抱外國文化,也深受外國文化影響的作家,就顯得力不從心,因為這些知識,並不是硬啃多幾本外國書,就能學會的。

魏紹恩在文中,舉了羅拔迪尼路電影《獵鹿者》(Deer Hunter)及「柴郡貓」(Cheshire Cat)兩個例子。前者,由於在日文原著中只有其音,而沒有其字--也即是說,日文原著中是類似「地亞.亨特」的字眼--結果林少華的譯文,就變成了「Dear Hunter」,譯回來就變成「親愛獵人」,嗚呼!這大概是編輯們的錯!不過翻譯已是難事,再由英文轉成日文,然後由日文變成中文,當中一定出現「Lost in translation」!

至於後者,連我也感到汗顏:原來「柴郡貓」的典故,出自《愛麗絲夢遊仙境》,按魏紹恩的說法,是「笑起來樣衰衰笑下笑下笑得全身不見了只剩得一張咀巴還在笑」--只恨自已書讀得太少,又或是受差劣譯本荼毒太深!「面對洋文化,林少華失誤其實不少。...這一趟林少華就給馬腳踢的相當慘。」是的,To err is human,但是對於我這些幹翻譯的,實在是一個活生生的警號。魯迅說翻譯時「冷汗不離身」,說得真對!

Comments

comments

1 Response to “閱讀有感”


  • 这个没啥吧?很多东西都是约定俗成了,柴郡猫这翻译也不是林少华自己造出来的,算是早已有之。再说,就说《Alice in Wonderland》里面的三月兔吧,又有谁知道这指的是兔子发春时的那股疯劲呢?

Comments are currently closed.



%d bloggers like th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