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雜憶

首先是我的大學同學S.Y.到牛津大學讀書;然後鄰組同事W.S.買了去英國的機票,問我究竟英國有甚麼地方好去;最後是偶然翻開楊絳的《我們仨》,揭到她與錢鍾書在牛津的生活。這一切,都勾起我三年前到英國旅行時,在牛津短暫停留半晝的經歷--記憶的確珍貴,可信焉。

那時是二00一年六月初,與一眾本應到希臘旅行,但不知怎的要在倫敦停留轉機的大學同學,一起在倫敦渡過數天生活。那天一行人先到了倫敦城外的溫莎堡參觀,然後坐大約一小時的火車,前往牛津參觀參觀--說穿了,因為我們另一名大學同學H.Y.剛考取了獎學金,到牛津讀三年書,我們於是決定看看,牛津究竟是怎麼一樣子的。不過英國的火車實在太不準時,也太骯了。

到了牛津火車站,開始時也有點摸不著頭腦:究竟要到牛大要怎樣走?問了路人,發現牛大根本已與牛津市混為一體,只要走到市中心便成。於是一眾「混混鈍鈍」,從香港遠道而來的背囊客,開始往城內走。幸好牛津市中心與火車站的距離並不太遠(劍橋不然,要坐車的),只發現牛津大學的古建築很有氣派,很巍峨,很古典,總之,就是不一樣!大家這裡看看,那裡望望,都認為實在太美。更特別的,是在城內行走時,忽然一批穿上學生袍的學生,剛從禮堂內完成整個學年的考試,衝上街頭狂歡慶祝之餘,更有不少惡作劇--如灑麵粉、倒香檳等,連警方也要特地為他們「開路」,讓他們盡情搗蛋一番!

兜兜轉轉,終於找到H.Y.同學在未來三年下榻的學院(究竟是不是,至今無人能知,也懶得考究),拍了「到此一遊式」的照片,然後又隨意參觀別的學院,然後就決定打道回府--因為實在太累。可是回程的火車實在太擠,也從沒想過,本應一個小時就可回到倫敦帕丁頓站的火車,還是開開停停的走,結果花了個多小時才回到倫敦市中心。對累得要死的我而言,唯一的好消息,就是發現本應兩天後進行的罷工宣告取消!

這就是我對牛津的記憶。與劍橋相比,牛津顯得風派,劍橋顯得詩意盎然,我想,是一條劍河之故?

延伸閱讀:金耀基的《劍橋語絲》(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00年)中,有一章是他到牛津旅行後的所見所聞,題為《從劍橋到牛津》,值得一看。當然,最佳的「延伸閱讀」,莫過於到當地一行!

Comments

comments

0 Responses to “牛津雜憶”


Comments are currently closed.



%d bloggers like th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