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我所見,所聽,所思,所想的東西。

從前 | Home | 留言

7.08.2004

舊文重貼:華格納筆記

前提:近年常聽德國作曲家華格納(Richard Wagner, 1813-1883)的歌劇作品,也看多了有關他與其歌劇的書籍,總有衝動留下筆記、閱後感之類的文字。以往在opendiary寫日記時,也隨手寫了數篇。但是轉移陣地來了Blogger後,也沒有真真正正寫下有關華格納音樂的筆記。見有舊作在手,不妨拿出來「獻醜」一番。

華格納筆記 - 9/9/2003,Opendiary.com

聽古典音樂,少不免涉獵一些有關的著作。雖然本人對古典音樂的知識是「有限公司」,但是聽了這些年,總也有一點東西或心得要記下來,為自已留下一個參考。由於本人近年中了「華格納毒」,所以看的音樂書也大多是有關他的--雖然還有一大堆沒看--故寫的筆記,也是關於他的。

(一)
華格納:《女武神》,貝姆.一九六七年正式來說,我真正接觸華格納的音樂,是我在大學的最後一年。當然,華格納的音樂選段,如《女武神》(Walkure)第三幕開首的「女武神的飛翔」,又或是被配成「成個老襯,從此被困」的《婚禮進行曲》(出自《羅安格林》第三萬開首),又或是《齊格菲》(Siegfried)中的《森林之囈語》(Forest’s Murmurs)都已聽過,只是沒有留意這是由華格納本人所寫的,更遑論其出處。

華格納:《特里斯坦與伊索爾德》,貝姆.一九六六年在大三那年的香港藝術節,到訪的荷蘭愛樂樂團的曲目,是《特里斯坦與伊索爾德》的「序曲及愛之死」,以及《紐崙堡的名歌手》的序曲。自始之後,我便開始發狂尋找華格納的歌劇的CD,至今只差一套《唐懷瑟》就算齊了他的作品集,不過有些我喜愛的歌劇,本人就買了數個版本--例如《特里斯坦與伊索爾德》,我就先後購下了伯恩斯坦(Leonard Bernstein)、卡洛斯.克萊伯(Carlos Kleiber)及貝姆(Karl Bohm)的版本,真是各勝擅長,難分高下,每個版本都教人入迷!至於《羅安格林》,繼年前購入被譽為「名盤」的甘普(Rudolf Kempe)指揮維也納愛樂的版本後,本年歐遊也在倫敦買得庫比力克(R. Kubelik)的版本。

(二)
華格納:《羅安格林》,甘普.一九六二年錄製華格納的歌劇從不是易事,更是一筆花費極大的工程。由於過去十多年古典音樂市場一直萎縮,唱片公司也不敢花費天文數字大的金錢,去特地在錄音室錄製華格納的歌劇了,反而到歌劇院內錄製現場版,九十年代在拜萊特歌劇院錄下,由猶太裔指揮家兼鋼琴家巴倫邦(Daniel Barenboim)指揮的《指環》就是一例。另一方面,唱片公司也紛紛在倉庫中找出在五十至七十年代灌錄的華格納歌劇,經過更先進的音樂處理及包裝後重新推出市面,所以樂迷也可以聽到當年「黃金年代」所錄下的音樂。

說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是華格納歌劇錄音的黃金時期,真是絕不過份。隨著立體聲及三十三轉唱片的誕生,各間唱片公司均趕著錄製華格納的歌劇,加上當時名歌手輩出,單是在六十年代的瑞典女高音Brigit Nilssoh、七十年代的英國女高音Gywneth Jones,就已經教人百聽不厭。還有男高音Wolfgang Windgassen,華格納的孫子Wieland就曾說,如果Windgassen退休,拜萊特就可以用「沒有適當的男高音為由」從此關門大吉!此外更有眾多出色的男女歌唱家,真是不能盡錄。

(三)
蘇堤《回憶錄》封面華格納的歌劇錄音,要數工程最浩大的,當以一套四集、至少十四小時的《指環》全集莫屬。眾多《指環》錄音中,又以蘇堤爵士(Sir Georg Solti)在一九五八至六五年灌錄的版本最為著名--雖然他在樂壇的另一對手卡拉揚(Herbert von Karajan),也在六十年代末期錄了一整套《指環》,但是不但樂手陣容比不上蘇堤的強盛,他處理華格納的手法,也被人譏諷為「將華格納奏成室樂般」,可見其在樂迷心目中地位若何了。

蘇堤版《指環》不過蘇堤版《指環》的起源,卻源自一九五七年一張錄音。當時迪卡(Decca)的錄音師John Culshaw,聽過蘇堤指揮的現場《女武神》後,就構思為此劇進行錄音,結果請來了當時大名鼎鼎的指揮家Knappertsbusch指揮此劇的第一幕,蘇堤則拍揮第三幕--因為當時蘇堤名聲不大,唱片公司不敢冒險。但是由於Knappertsbusch不擅錄音製作,結果他的版本沒有出版,反而蘇堤的版本就順利完成,結果Culshaw等人做夢也沒有想到,這張唱片就成了未來七年整套《指環》的起始!不過可惜的是,在這張唱片中飾演布倫希爾德的Kristen Flagstad,唱罷《萊恩河黃金》的Fricka一角後沒多久,健康就急速惡化,不久就逝世了--若不然,這位三四十年代著名的女高音,肯定有天多立體聲錄音傳世!

(四)
蘇堤的《指環》錄音,雖現在被譽為「留聲機的代表作」,其地位無可取代,但在當年在維也納進行錄音時,卻沒有多少人「看好」。蘇堤在他的自傳《Memoirs》中曾提及,當他與Culshaw等人齊集維也納,準備《指環》系列的第一集《萊恩河黃金》的錄音時,他在酒店的大堂碰上了EMI唱片公司的李治(Walter Legge),當李治得知蘇堤的錄音計畫時,就冷冷地對他說,《萊恩河黃金》的銷量肯定低得可憐,由於當時李治在古典音樂界「呼風喚雨」,所以他的說話肯定也有一點「威信」。只不過……李治錯了,迪卡也以蘇堤的《指環》為「鎮山寶」之一。

紀錄了蘇堤錄製《指環》過程的《黃金指環》奇怪的是,本人翻查資料後,發現EMI從未正正式式錄一套完整的原裝德文版本《指環》,Andrew Potter翻譯、由英國國家歌劇團演出的「英文版指環」錄音倒有一套,此外在九十年代初版海庭克(B. Haitink)指揮,於德國巴伐利亞歌劇院現場演出的《指環》亦有一套。難道是EMI當年走寶,從此也沒有足夠的資源(金錢加歌手)去錄製?

說起「走寶」,迪卡與EMI也可算是扯平:雖然我們可以視EMI沒錄《指環》是「走寶」,但當年披頭四最初到迪卡試音時,公司卻指像披頭四的四人組合已沒有市場,所以不與他們簽約,若不是EMI的佐治馬田「慧眼識英雄」,披頭四也不會到EMI出唱片,亦沒有今時的成就,並成為EMI的搖錢樹!

(五)
前面已經說過,大唱片公司已不太敢冒險,進行《指環》的錄音,但是更可惜的是,不但現場的歌手沒有了五六七十年代的歌手的名聲,技巧也及不上。此外現場演出指環的機會愈來愈少,雖然每年的拜萊特音樂節依舊門庭若市,但其他大城市演出《指環》的機會愈來愈少,倫敦如是,紐約也如是,本年愛丁堡國際藝術節的《指環》,已離上次演出已有多年,西雅圖的《指環》也要到二00五年才上演,看來要看現場的《指環》,真的要等上八年,才能購得拜萊特一張門票了。

Post your opinion